北宋灭亡的原因是否跟王安石有关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爱百科 22 0

在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北宋灭亡的锅被王安石背了,因为王安石胡乱搞变法。

不过,从客观的角度讲,这跟王安石是有一定的关系。

但并不是王安石变法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而是他为了推行变法与司马光一派形成了“党争”,党争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一起看看。

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争辩

北宋出了两位比较牛的政治家,一个就是王安石,另一个就是那个砸缸的司马光了。

他们俩虽然政治观点上有分歧,但为人上都是君子,并没有蝇营狗苟。

那么,他们在政治观点上的主要分歧在哪里呢?

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怎么才算是一种好政治。

王安石认为,只有勇敢创新才是好政治,守旧是没有任何出路的;

相反,司马光认为,假如连传统都不尊重,那就会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

先不说司马光的观点怎么样了。乍一看,似乎王安石的观点有些偏激了。

正常的逻辑是创新应该是好的,但总不能什么传统都不要吧?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王安石推行变法

王安石这个人,性格特别犟,决定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而且他做事特别专注,除了他自己关心的事情,其他什么都无所谓。

那么什么是他最关心的事情呢?就是变法。

在之前我们说过,北宋因为未能收复幽云十六州与大辽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北宋也因此获得高速发展。

一方面,但北宋虽然不积贫,但是它积弱,面对大辽、西夏的时候国力始终不振。

虽然由于有幽云十六州,大辽成为了大宋的保护伞,但作为一名政治家,不可能将国家的安慰寄托在别人的善意之上,还是要主动掌握主动权为好。

另一方面,北宋到了王安石所在年代,已经快统治了100年了,一些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形成了大量的冗兵冗官,他们对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如果不改革,国家将陷入危险境地。

王安石受到了宋神宗的重用,他的变法不少,这里列举三个方面:

第一,军事方面的保甲法;

第二,经济方面的青苗法和市易法;

第三,人事方面的贡举法。

我们具体看一下变法的内容以及带来的结果。

保甲法

保甲法的做法是,将乡村的百姓十家变成一个兵民一体的结构,每家里面要是有两个男丁以上就要抽出一个人出来,农闲的时候军训。这样就能形成一种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约了养兵的费用。

但是推行保甲法就意味着王安石要复周礼,因为最初的周礼就是这种兵民一体的社会结构。

我们知道,宇文泰统治的北周就具有兵民一体的结构,所以复周礼成功了。但北宋已经从豪族社会进入平民社会了,不再有了兵民一体的机构,如果硬要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老百姓必然无法适应。

青苗法和市易法

青苗法的做法是,到了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可以由官府给百姓贷款,收取比较低的利息(虽然相比今天不低,但比那时候民间的高利贷要低很多)以缓解民间资本不足的困境,这样有利于减轻百姓的压力。

市易法的做法是,在开封设立一个专门的衙门,负责在产品滞销的时候政府收购,然后在产品短缺的时候再卖出来,用来平衡市场。

初步听上去,似乎这种经济方面的变法很时尚。但我们知道,要想这些法律思想变得能有效实行,一定要有比较现代的法律基础,这样市场才能自动运转。不过很可惜,当时没有这样的基础,结果就造成了当官胡乱调配,甚至强迫老百姓必须贷款的局面,一度矛盾不断。

贡举法

贡举法的做法是,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考试的内容也不再考察经典,而是考经世致用的学问。

这里也会存在一个问题,一些品行高尚的君子可能会觉得王安石不尊重传统,以复周礼为名连祖宗之法都不要了。这会使得这些道德感强的人不想跟着王安石混。

又因为贡举法倾向性的考察实用的学问,导致各种心术不正、善于投寄钻营的人容易被王安石提拔。你一定看过《水浒传》吧?最典型的被提拔的就是蔡京蔡太师了。他确实不管祖宗之法,也特别能忽悠,宋徽宗就被他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这类人的存在导致了北宋的政治水准越来越差,北宋后期时北方发生剧变朝廷作出错误政策判断跟这个有不小的关系。

党争的出现

变法进行了一段时间,效果实在是不咋滴,甚至皇帝都有些动摇了。

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一群人也出来指责,他们认为王安石就是在胡闹,再这样下去将社会秩序搞乱了,恢复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到头来,受苦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可王安石仍然强力要推行变法,因为他觉得变法一定是有效的,只是短期内有很多瑕疵而已,司马光他们应该帮助他整改而非指责。

后来,舆论压力越来越大,王安石就蹦出了这么一句话: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什么意思呢?就是天灾、人的非议、祖宗留下的规矩都不用怕,只要你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就要排除这些外部的干扰。

于是,针对王安石这番言论,舆论更是一片哗然,对王安石又是一波波猛批。

王安石觉得留着你们这帮人也没用,索性将以司马光为首的一群人陆续赶出朝廷,贬到地方去了。而司马光因为级别太高,就被哄到洛阳去赋闲。

也就在这段时间,司马光写出了流芳后世的《资治通鉴》。

把人赶跑了,朝廷也要用人啊。刚好,王安石的“贡举法”又派上用场了。于是,更多的像蔡京这种人进入了官场。

后来,力挺王安石的宋神宗去世了,王安石开创的新党与司马光开创的旧党随着皇位的变迁多次此起彼伏,这两个党就开始了激烈的党争。

王安石与司马光还在世的时候,虽然有党争却不失君子之风。可他们的后继者就不再以天下情怀的大格局出发了,而是纯粹的私人间的争权夺利了。

大宋的结局

北宋后期的几十年,政治水准就越来越烂。后来北方发生剧变,大宋竟然无人理解新的格局,还认为大辽是自己的敌人,与新兴的女真人合作。

其实,相比大辽,女真根本没有接受国中原文化,迟早会对付大宋,但大宋压根没想过这个事情。

还有,大宋也真是“作”到了极点,没有任何政治担当,各种占便宜。

比如大宋与女真达成打败大辽的联盟条约,约定不能从对方占领的地盘里招降纳叛。

大金占领了大辽的土地之后,大宋却偷偷摸摸鼓励原来是大辽将领的汉人投降自己。

到了真有汉人将领过来投降的时候,金国发现了就找大宋算账,大宋却否认有这样的事情。

大金一拿出证据,大宋就从军营里找一个和前来投降的人长的像的杀了,把头给大金送过去。

大金一看不对又来质问大宋,大宋又被迫杀掉前来投降的将领,再给大金送过去。

就这么一来二去的,大金就极度不信任大宋了,前来投降的将领也不敢相信大宋了,也就很容易投靠大金了。

最终,导致了历史上极为屈辱的靖康之变。

女真灭亡了北宋之后,就成为了东亚大陆的头号强国了,南宋甚至一度要对女真称臣,奉大金为正朔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