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这里的“六世”指的便是秦始皇之前的六代秦国国君,即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赢柱和秦庄襄王嬴子楚。那么,你知道这六代国君,在位期间的主要功绩都是什么吗?
秦孝公嬴渠梁
功绩:变法图强、削弱魏国
秦孝公即位时,战国初期霸主魏国对秦国虎视眈眈,而由于河西之地被魏国占据,秦国不仅东出无望,甚至无力做到拒敌于国门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虽然秦简公、秦献公等先君也曾推动改革,但相较于中原列国,秦国的制度建设仍不完善,国家统治较为松散,根本无力图强。
为了改变秦国积贫积弱的现状,秦孝公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成功吸引商鞅入秦献策。此后,秦孝公在商鞅辅佐之下,于秦国大力推行变法,通过奖励耕战、迁都咸阳,建立县制、加强集权,开阡陌、促生产,严刑罚、禁私斗等措施,在使秦国走上富强之路的同时。
更为重要的是,商鞅在经济上推行土地私有、朝廷直接收税,在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全面推行县郡制,军事层面推行军功爵制,从而完成了中央集权化的改革,从而使得秦国在制度层面开始全面领先于山东六国,这为秦国的崛起提供了强大助力。
借魏国与赵国、齐国征战,无暇顾及秦国之机,商鞅在秦国完成第一阶段变法。而在秦国积极推行变法的同时,秦孝公也在时刻关注东方局势,并积极谋求收复河西,毕竟只有收复河西之地,秦国才算将东部安全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秦孝公九年(周显王十六年,前353年),趁着“桂陵之战”后魏国军队被诸侯联军包围与襄陵之机,秦孝公出兵夺取河西魏国的少梁和安邑,魏国在赢得襄陵之战后,便迅速卷土重来,重新收复了河西之地。此战虽未能收复河西,但却迫使魏国对秦国从战略进攻转入了战略防御,再加上商鞅前往魏国游说,魏国的注意力开始从秦国转移到了中原地区。
秦孝公二十年(前342年),魏国在“马陵之战”中惨败,秦孝公趁机派商鞅攻打魏国,俘虏魏公子卬,迫使魏国割让河西部分土地。秦孝公二十四年(前338年),秦孝公再次攻魏,大败魏军,俘虏主将魏错。
由于连遭战败,魏国开始逐渐失去霸主地位,秦国东部压力骤减。
秦惠文王嬴驷
功绩:东进攻魏,灭蜀败楚,伐取义渠
秦孝公去世后,其子嬴驷即位。商鞅变法虽使秦国国力日强,但公室贵族利益却遭到重创,因此在秦孝公去世后,面对公室贵族的反扑,再加上商鞅过高的声望,秦惠文王最终将商鞅车裂,但却将其新法保留了下来。
在地位巩固之后,秦惠文王继续沿袭秦孝公遗志,继续攻打魏国。秦惠王八年(前330年),大良造公孙衍于“雕阴之战”大败魏军,魏国被迫将河西之地交予秦国。秦惠王九年(前331年),又夺取河东的汾阳、皮氏、焦、曲沃等地,次年再夺魏国蒲阳,并迫使魏国割让上郡15县。
面对秦国的接连进攻,魏国难有招架之力,便在公孙衍建议下开始参与合纵,结果好不容易与燕、赵、韩、中山“五国相王”,却因楚国和秦国的接连进攻而动摇。秦惠文王见机不可失,遂派张仪入魏,劝说魏惠王参与连横。
秦惠王更元八年(前319年),在齐、楚、燕、赵、韩先后参与合纵的压力下,魏惠王驱逐张仪,改以公孙衍为相重新参与合纵。次年,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并联络义渠自侧背夹击秦国。结果,由于楚、燕持观望态度,义渠又收受重礼出兵较晚,导致三晋军队在修鱼被秦国击败,被斩杀近25万。
五国合纵攻秦虽以失败告终,但秦国面临的局面却极度凶险,一个处理不慎,便有亡国之危。于是,为了避免引起列国的强烈反弹,秦惠文王只好将战略重心转向南北两端,暂时放弃东出计划。
秦惠王更元十年(前315年),趁着蜀地内乱,用司马错之策派兵入蜀,夺取蜀地,并于同年伐取义渠二十五城。更元十三年(前312年),先派张仪诱使楚国绝齐,又激怒楚国出兵攻秦,结果楚军于丹阳战败,秦国夺取汉中,从而使得秦国本土与巴蜀之地连成一片。
作为秦国历史上第一位称王者,秦惠文王虽然迫于列国压力放弃东出,但却通过灭蜀败楚、伐取义渠极大扩充了国力,消除了侧背威胁,为此后秦国的全力东出奠定了基础。
秦武王嬴荡
功绩:平蜀乱,设丞相,拔宜阳,置三川
武王嬴荡即位之时,秦国国力已经极为强盛,再加上秦武王本就好战,因此秦国再度开始积极谋求东出。为此,他驱逐了以外交著称的张仪,同时通过平定蜀乱、设立丞相,修改封疆、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筑堤修桥等方式,进一步扩充国力,为东出积极做准备。
在东出目标上,秦武王最终选定了韩国宜阳,张仪曾经便说,“(宜阳)下兵三川,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诸侯”,该地不仅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同时也是阻挡秦国东进的重要屏障,秦军如果想要兵出函谷关,就必须掌控此地,如此才能确保物资和兵员的输送通畅。
而为了顺利攻下宜阳,避免因东出再度刺激列国合纵,秦武王通过连越制楚的方式,消除了秦国东南部的威胁,并派丞相甘茂瓦解韩魏联盟,迫使魏国助秦攻韩,从而断绝了韩国的援军。
此后,秦武王以甘茂为主将,历时半年斩首韩军六万,最终攻占宜阳,并于此设立三川郡。之后,秦军又渡过黄河,夺取武遂并筑城,韩襄王被迫向秦国谢罪议和。
拿下宜阳后,周王畿已是近在咫尺,武王嬴荡则于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率兵来到周王畿,从而成为了继楚庄王之后,第二位“问鼎中原”的君主。要知道,九鼎乃是象征国家政权、天子权力的传国重器,武王嬴荡虽然最终因举鼎绝膑而亡,却也成为了诸侯中第一个“撼动九鼎”者,这个象征意义其实极为深远。
一直以来,因举鼎绝膑而亡的武王嬴荡始终风评不佳,实际上除了其最终因举鼎而亡这件事外,其无论是内政外交,还是对外攻伐,都是可圈可点的。
秦昭襄王嬴稷
功绩:连败三晋,五国伐齐,攻陷楚都、灭亡西周国,奠基统一
秦昭襄王即位之时,秦国国力虽然已经超越列国,但还达不到力压六国的地步。因此,其即位之后,便继续沿用了武王嬴荡的东出之策,待王位稳固之后,便开始频繁向韩、魏、楚、赵等国用兵,持续蚕食列国。
早期受宣太后影响,昭襄王的策略是连楚而攻三晋,为此韩魏两国屡遭进攻,先后攻占蒲阪、阳春、封陵、武遂、穰城等地。但从昭襄王七年(前300年)开始,由于秦国内部权力更迭,又开始绝楚连齐,秦国先出兵夺取楚国襄城,后又扣押楚怀王。最终引发五国合纵攻秦,齐将匡章率兵攻破函谷关,秦国被迫归还韩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
秦昭襄王战败之后,被迫与楚、齐交好,开始休养生息,直到昭襄王十二年(前295年),随着国内局势稳定,国力恢复,秦国这才再次对外用兵,先于“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此后不断蚕食韩魏之地,先后攻取韩国宛城和魏国轵城、新垣、曲阳等,并迫使魏国割让河东400里和故都安邑,韩国割让武遂200里。
秦国的东出无疑极大刺激了中原列国,结果在周赧王二十八年(前287年),齐、赵、魏、韩、燕五国再度联手攻秦,但因诸侯各怀鬼胎,最终不了了之。此后,由于齐国吞并宋国,惹恼三晋和楚国,秦国遂联合燕、韩、赵、魏联手伐齐,连下齐国七十三城,齐国就此国力大损。
齐国衰败后,秦国继续向东蚕食,虽然赵国在“阏与之战”中击败秦国,但秦昭襄王却采用范雎“远交近攻”之策,先于“鄢郢之战”中大败楚军,夺取楚国国都;又在“华阳之战”中歼灭魏、赵联军15万,夺取南阳地区;后在“长平之战”中歼灭赵国大军45万,结果三晋、楚国国力被大肆削弱,新晋强国赵国也就此一蹶不振。
“长平之战”后,赵孝成王接连与齐、魏、楚、韩、燕等国交好,再度合纵抗秦,并在“邯郸之战”中击败秦军,昭襄王于是与赵国修复关系,并送嬴异人前往邯郸为质。此后,秦昭襄王继续蚕食三晋,先攻韩国阳城,斩首4万;又攻赵国,斩首9万。
周赧王姬延恐慌之下,与燕国、楚国密谋联合诸国再度攻秦,但燕、楚对其并无兴趣,结果反倒被秦国趁势攻灭了西周国,俘虏周赧王和西周君,迁九鼎于咸阳,姬延被释放后不久去世,因为并未立嗣,立国879年的周朝就此灭亡。
秦昭襄王五十三年(前254年),秦国又攻魏国,攻占吴城,魏国被迫投降,降为秦国附属国。
作为诸侯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连败山东六国,虽然秦国国力也有所损耗,但山东六国的国力损耗更为严重,尤其是齐国、楚国和赵国的惨败,使得秦国国力开始力压山东六国。
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子楚
功绩:破合纵,灭东周国
秦孝文王赢柱和秦庄襄王嬴子楚两代秦王,虽然在位时间总共也就四年左右,但却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秦孝文王在位期间,秦国基本停止了对其他国家的攻伐,从而使得秦国的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秦庄襄王即位之后,东周君诸侯密谋攻打秦国,秦庄襄王得知后命令吕不韦率军攻灭东周国,后延续了孝文王休养生息的策略,直到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恢复了元气的秦国才再度大举进攻魏国,魏国则以信陵君为将抵御秦国,赵、韩、楚、燕也纷纷出兵救魏。
秦军与五国联军于黄河以南大战,秦将蒙骜战败而逃,信陵君率联军攻至函谷关,秦军闭关不出。此战后信陵君声威大震,结果反遭魏王猜忌而被罢免,交出兵权后的信陵君郁郁不乐,整日饮酒作乐,最终因酒色过度而死。
至此,历经六代秦君努力,六国再也无力对抗秦国,秦国开始对六国形成压倒性优势。以致秦始皇时虽然列国再度合纵攻秦,但在正面战场已经很难再与秦国对抗,秦始皇亲政之后用李斯“灭诸侯,成帝业”、“数年之中尽兼天下”的建议,加快了各个击破的步伐,不给各国再次联合行动的机会,最终得以成功兼并天下。